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化学H9试卷答案,每道题都标易错点,避坑指南随身带,答题准确率翻倍!同步教材知识点,课上学完课下练,知识掌握更牢固!
3.B【解析】由图可知、惰性多孔电极A上SO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₂SO.为燃料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式为SO₂+2H₂O-2e-=SO-+4H+,惰性多孔电极B为燃料电池的正极,O₂2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₂+4H++4e-—2H₂O,总反应为2SO₂+O₂+2H₂O—2H₂SO₄,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由分析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故该电池放电时H+从电极A移向电极B,A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为SO₂+2H₂O-2e⁻—SO²-¹+4H+,B项正确;A为负极,B为正极,b端的电势高于a端,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正极反应式为O₂+4H++4e—2H₂O,故转移1 mol电子,消耗O₂的体积为1ml×22.4 L/mol=5.6L(标准状况),D项错误。
4.A【解析】浓差电池:高浓度一侧为负极,低浓度侧为正极,则a是负极,b是正极,A项错误;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为保证两极区域阳离子浓度不同,应使用阴离子交换膜,C项正确;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o(phen)₃]²+—e⁻=[Co(phen)₃]³+,D项正确。
5.B【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内酯,少了2个H,化合价升高,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b极为正极,MnO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显酸性,电极反应式为MnO₂+4H++2e-—Mn²++2H₂O,B项正确;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移向正极,即H+从a极向b极移动,C项错误;消耗0.1 mol葡萄糖转移0.2 mol电子,同时会消耗0.1 mol MnO₂,b极质量减少0.1mol×87 g/mol=8.7g,D项错误。
6.A【解析】依据总反应Fe+2H+=Fe²++H₂个设计成原电池,Fe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作负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向正极移动并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
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或NO₂,不能生成氢气,电解质溶液不可选用硝酸,A项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B项正确;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2H++2e⁻—H₂个,C项正确;原电池的正极材料起导电作用,可选择碳棒,D项正确。
7.D 【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电极a上乙炔转化为乙烯,发生的反应为C₂H₂+2e⁻+2H₂O—C₂H₄+2OH,因此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A、B项正确;负极锌生成氧化锌的反应为Zn-2e⁻+2OH-——ZnO+H₂O,要消耗OH-,则图中使用的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项正确;每消耗65g Zn,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就有2 mol OH从a极移到b极,D项错误。
8.C【解析】根据电子移动方向可知,石墨1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2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1为负极,电势低,A项错误;由稀硫酸钾溶液得到浓硫酸钾溶液,可知左边的钾离子、右边的硫酸根要移向中间,故离子交换膜1、2分别是阳、阴离子交换膜,B项错误;石墨2电极反应式为H₂O₂+2H++2e⁻—2H₂O,C项正确;石墨1的电极反应式为H₂O₂+2OH⁻-2e-—O₂个+2H₂O,当电路中转移4 mol电子时,产生2 mol O₂,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项错误。
9.A 【解析】由图可知,Li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A项错误;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即石墨电极,B项正确;锂是活泼金属,易与水、O₂反应,SOCl₂会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和HCl,故组装该电池需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C项正确;锂失电子产生锂离子,SOCl₂得到电子产生S和SO₂,因此电池总反应为4Li+2SOCl₂——4LiCl+S+SO₂个,D项正确。
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三一轮复习40分钟周测卷化学H9试卷答案,同步教材知识点,课上学完课下练,知识掌握更牢固!每道题都标易错点,避坑指南随身带,答题准确率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