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生物最新高三试卷及答案
高三历次考试关注度都比较高,参考价值较大,为更好地帮助2023-2024学年高三师生有效提升各学科备考复习效率,了解各科考点,小编在下文整理了高三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供大家对照参考!
9. 如图表示正常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A、B代表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B可表示泌尿系统,人体的代谢废物还可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的渗透压升高,②增多
C.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脑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脑细胞
D. 若该组织细胞是小肠上皮细胞,则血液流经该细胞后葡萄糖、尿素浓度都升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1、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2、分析题图: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
【详解】A、分析题图,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水分除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还可通过皮肤的汗腺以出汗的形式排出体外,A正确;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①)渗透压降低,组织液(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C、K+通过消化系统被吸收后进入A(循环系统),由①(血浆)进入②(组织液),最后进入脑细胞,C正确;
D、若该组织细胞是小肠上皮细胞,小肠细胞的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包括血糖,所以血液流经小肠细胞后血糖浓度升高,并且血液会把小肠细胞的一些代谢废物带走,所以尿素的浓度升高,D正确。
故选B。
10. 任氏液是一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另外还含钾离子、钙离子等其它离子。在任氏液中培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纤维在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下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盐酸胺碘酮作为钾离子通道阻断剂被用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性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点Na+停止内流,动作电位达到峰值
B. 加入盐酸胺碘酮后,从a到c的时间会变短
C. e点时,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D. 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b点会下移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 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为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点位的过程,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为钾离子外流,静息时,神经细胞对钾离子通透性增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详解】A、据图可知,ab段与bc段均是内向电流,此时都是钠离子通道开放,在c点时动作电位达到峰值,c点Na+停止内流,开始发生钾离子外流,A正确;
B、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有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需要钾离子通道蛋白协助,盐酸胺碘酮属于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因此,使用足量盐酸胺碘酮处理后,ac段是内向电流,从a到c的时间不变,B错误;
C、de段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e点时仍维持细胞内钾离子高于膜外的状态,C错误;
D、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钠离子内流减少,b点会上移,D错误。
故选A。
2024届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生物最新高三试卷及答案